《乐记》中美育心理学思想psychologicalthought o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Yue Ji
《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主要阐述音乐的产生、音乐的美感、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全篇含有丰富的美育心理学思想。《乐记》开宗明义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是唯物主义心理学观点。又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这正是儒家以音乐教育为手段,进行宣传伦理道德的美育心理学思想。乐记作者深知不同的音乐引起人的不同情感,阐述了在不同的情感影响下,创作出不同的歌曲。作者虽未用“性格”这个名词,但在本篇内容中说明了音乐与人的性格有密切的关系。提出具有什么样性格的人宜唱什么样歌曲。还提出歌曲也能影响人的性格,充分肯定了音乐的感染力。本篇“寓德育于乐”、“乐章德”等,都说明了音乐与品德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达到德育的目的。本篇还深刻阐述了音乐教育的效果。“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把音乐的作用提高到可以改善人的思想品德,能深刻地激发人的情感,能够移风易俗,对音乐的美育效果作了充分的估计,而且对音乐中的不正之风极力反对,提倡“德音”、“和乐”,反对“溺音”、“谣乐”。这些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美育心理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