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曼 Otto Liebmann1840—1912 德国哲学家,早期新康德主义主要代表之一。海德尔堡大学毕业,费舍的学生。1865年起先后任教于杜宾根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耶拿大学。1865年发表《康德及其模仿者》,认为康德在哲学上的最大错误是无意中采纳了自在之物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独断论的残余,与康德的整个体系不符。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乃至叔本华等康德以后的哲学家尽管批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但又犯了类似的错误。主张把康德以后的全部哲学当作“模仿的东西”而予以抛弃,恢复康德本人的思想。书中提出的“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被认为是德国新康德主义正式形成的标志。他接受和发挥了康德关于意识的先天形式及其创造作用的学说。后期又承认自在之物,并承认自我意识是有限的。每一种经验和科学所以成为可能,必须以某种非经验的东西为前提,试图建立一种“批判的形而上学”,故有人把他归属于新康德主义的形而上学学派。主要著作还有《对实体的分析》(1876)、《思想和事实》(1882—1901)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