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华 1565—1635 明书画家、文学家。字君实,号竹嬾。嘉兴(今属浙江)人。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能书、画,善赏鉴,尤工山水、墨竹。在绘画美学思想上,肯定绘画的社会教育功能,又认为绘画有抒情写意的作用,即“写出胸中奇”、“聊以自娱嬉”(《竹嬾画媵》),应“得造化真迹”(《六研斋笔记》)。主张画家创作,“要不失天成之致”(《紫桃轩杂缀》)。把“形”、“势”、“韵”、“性”作为审美鉴赏的标准。认为“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六研斋笔记》)。“形”指“方圆扁平”的造型要求;“势”指“转折趋向之态”的审美意象;“韵”指“生动之趣”;“性”指艺术成熟的象征,达到“物自然之天”的境地(同上)。在艺术家的审美修养上,提出“三次第”的层次结构:一曰“身之所容”,指画家的“置身处”,即审美环境;二曰“目之所瞩”,指画家视觉所及;三曰“意之所游”,指画家“情脉不断处”即审美理想。在绘画美与书法美的关系上,提出“学画必在能书,方知用笔”(同上)。认为人品与书品、画品密切相关:“文徵明自题其米山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人品高表现在“胸中廓然无一物”(《紫桃轩杂缀》)。有《竹嬾画媵》、《紫桃轩杂缀》、《又缀》、《六研斋笔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