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比希 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 德国化学家。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7岁时入波恩大学,后转入爱尔兰根大学,1822年获博士学位,后留学巴黎大学。1824年回国。1826年被聘为吉森大学教授。同年,在吉森大学建造了德国第一个系统地进行实际训练的化学实验室。1831年创办《化学与药物学年鉴》(1875年改为《李比希化学年鉴》)。后任海德尔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化学教授。1860年当选为巴伐利亚科学院院长。早期从事经典化学研究,提出“有机根论”和“同质异性论”,与维勒(Friedrich Wöhler, 1800—1882)共同发现苯甲酰基,并提出化合物的基团理论。后期转向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研究。提出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确定恢复土壤肥力的施肥化学原理,促进了肥料工业的建设,使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农业产量迅速提高。阐述了城市和乡村之间将会爆发的尖锐矛盾,指出必须使农业工业化和科学化,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通过对元素的化学过程和动植物生活现象的联系的探讨,确立了物质不灭的思想,并由此论证能量转化原理。主要著作有《论苯甲酸的基》、《有机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有机化学纲要》、《化学通信》、《动物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