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自营 近代严复用语。指以公私两利作为协调群己关系的基本原则。《天演论·群治》案语:“民智既开之后,则知非明道则无以计功,非正谊则无以谋利。功利何足病,问所以致之之道何如耳。故西人谓此为开明自营。”要求实行功利与道义相一致,“自营”与“明公”相结合的道德原则,提倡用合乎道义的手段来谋取功利。认为功利是衡量道义的标准,道义乃达到功利之途径,两者统一不悖。又因“功利”的社会内容为个人利益,“道义”的社会内容为公众要求,复认为个人利益与公众要求应可并存结合:“大利所存,必其两益。损人利己非也,损己利人亦非。”(《天演论·导言十四》)故既肯定“自营”即利己,称“生学之理,舍自营无以为存”(《群治》),又要求“制自营之私”,不使过度以害群。实际是通过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合理利己主义,反对封建的禁欲主义道德观,批判“极端利己主义”,在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