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哲次郎 1855—1944 日本哲学家。号巽轩。188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1884年留学德国,1890年回国。曾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大东文化学院总长、哲学会会长、日本国际佛教协会会长、贵族院议员等职。曾作为日本天皇颁发的《教育敕语》的权威解释者。他试图把德国古典唯心论、西欧唯能论同佛教的“真如”、儒学的“太极”融合成一个新哲学体系,提出“现象即实在论”。认为现象是外在经验的对象,实在是内在直观的观念,它们是“同体不离,二元一致”的,两者合而构成世界。但现象是差别,实在是无差别;现象是可变的,实在是恒常的;现象有主客观之分,实在则超越并融合主客观。人们只能认识现象,对实在则只能以“内部的直观”间接地、近似地把握。倡导忠君的国民道德,将君主喻为心,臣民喻为四肢百骸。是近代日本唯心论的先驱,后为西田几多郎、田边元等继承和发展。主要著作有《日本阳明派哲学》(1900)、《认识与实在的关系》(1901)、《日本古学派哲学》(1902)、《日本朱子学派哲学》(1906)、《国民道德概论》(191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