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对孤独intimacy vs. isolation
E.H.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第6阶段,为18~3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此年龄段的男女青年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准备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活动, 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这时需要在自我同一性巩固的基础上获得共享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得到亲密感。他列举了有益于个人和社会而应当发展的一种亲密关系,感情共鸣的情欲高潮;一个值得爱的伴侣、异性,能够并乐意与他分享相互信任、共同严格遵守的工作周期、生殖周期、娱乐周期;应使后代在所有发展阶段得到安全满意的发展。如果个人在此阶段形成亲密能力胜过孤独能力,就会形成爱的美德。这种爱因双方的分工造成的对抗性而相互献身,但是若一个人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和亲密能力,就会离群索居。回避与别人亲密交往,导致孤独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