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辛 Victor Cousin1792—1867 法国哲学家、美学家。巴黎师范学校(1841年改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曾在巴黎大学任教。1831年当选为法兰西语文学院院士,次年又当选为法兰西伦理学与政治学院院士,1840年任法国公共教育大臣。并曾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校长。两度赴德,与黑格尔和谢林结识。哲学上自称为“折衷主义”,试图把洛克的经验论、苏格兰学派的“常识哲学”与谢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调和在一起。主张人的精神具有感性、意志和理性三种功能,与此相适应哲学问题应分为真善美三个方面,分别由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予以研究,但这三者是相互联结而不能分立的。在认识论方面,反对经验主义,认为人的精神具有能动方面和被动方面,经验主义只强调精神的被动方面,使精神成为外在世界的牺牲品。美学上认为,美的领域比物质世界更广阔,美的判断是一种绝对的判断,与感觉完全不同;美感是一种特别的情操,与欲念不同甚至互相排斥;物质美是心灵美的符号,是智性美和道德美的外壳;在真实美之上还有理想美,真正的绝对的理想是上帝本身,“上帝是美的根源”。在伦理学方面,认为良心与美感一样,可导致对神的存在的信仰。主要著作有《论美》、《哲学断片》、《论真、善、美》(1818)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