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多纽 Poseidonios约前135—前51或50 亦译“波昔东尼”。古罗马哲学家,属中期斯多亚学派。生于叙利亚的阿帕米亚。巴奈修的学生。曾游历西班牙、非洲、意大利、高卢等地并从事科学研究,后以教师身分定居罗得岛。学问广博,被认为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希腊最渊博的思想家”,在当时享有盛名。在政治上支持罗马统帅庞培(Gnaeus Pompeius Magnus,前106—前48)。在哲学上,把斯多亚主义与柏拉图、毕达哥拉斯学派学说相结合,使斯多亚主义继续向折衷主义演变,从而离开巴奈修的观点而回到早期斯多亚学派。相信世界大焚烧说,肯定灵魂不朽和魔鬼的存在,接受占星术和天命论。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的一切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相联系的,因此是彼此交感的,世界是有生有灭的。认为神是不生不灭的,是有秩序地安排这个世界的创造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全部本体吸入自身,并由自身创造世界。人类和万物都是由神创造的。宇宙受理性和天命支配,其中每一个细节都由神圣的天命安排,从而形成宇宙的普遍和谐与结构上的有秩序。接受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提倡以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原则相结合为基础的国家制度学说。认为政治上的美德在于使人类回到史前无邪状态,那时的哲学家是立法家和民众的教育者,是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物质世界和神的世界的中间人。认为政治和伦理是一回事,任何形式的道德伦理或政治活动,都是宗教上的责任。人能够使自己自由,并拥有有关精神天赋的知识,它使人在死后享有最高形式的存在。还提出历史、文化发展的理论,认为天真无邪的原始黄金时代是由聪明人(哲学家)治理的,由于堕落和暴力行为的流行,就需要法律制度。积极关心数学、天文学、人种学、历史、文学等,试图从中发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和谐,以展示宇宙的理性结构、历史的理性发展。他的学说是从早期斯多亚主义通过斯多亚主义的柏拉图主义,向新柏拉图主义过渡的环节,对以后哲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主要著作有《论预言》、《历史》等,均已佚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