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西方马克思主义 western Marxism 西方哲学流派和思潮之一。以“批判”发达资本主义为主要任务,主张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其他各种哲学相结合。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相继失败的背景之下。20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总统马萨里克最早提出要建立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以对抗列宁主义。1923年,卢卡奇发表《历史和阶级意识》、柯尔施发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1930年,柯尔施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文中正式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名称。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主要从探讨西欧革命失败的原因入手,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的展望,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不同于列宁主义的主张,既反对第二国际的新康德主义,又反对共产国际的“机械唯物主义”,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和制裁。30年代,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希特勒法西斯在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崛起,作为研究课题,从政治、经济、法律上,特别是从心理学上分析其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和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的分析研究,以及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弊端的批评,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此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又被称作“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它包括许多观点有别的派别,如法兰克福学派中,除霍克海默尔外,主要代表还有哈贝马斯、施密特、马尔库塞和弗罗姆等。从哲学观点区分,有弗罗姆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梅洛·庞蒂和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德拉-沃尔佩和科莱蒂的“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图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派别大致又可归纳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倾向。前者主要通过解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来论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强调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中心地位。后者则主张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而否认其“批判”性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理解成一种人道主义。但两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共同观点。一般都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但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看作是一种哲学,特别轻视以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反对教条主义和“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主张用某一种西方哲学流派的思想去“补充”、“革新”马克思主义。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多元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块钢铁,而是包含着困难、矛盾和空白”(阿尔图塞),“没有单一的马克思主义,但有多种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应当允许相互对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它所表现出来的“左”的意识形态,尤为60和7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奋起造反的青年学生和工人所欢迎。在社会政治理论方面,认为资本主义专政是“总体专政”,具有“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领导权”,仅用经济革命或政治革命是无法推翻的,只有发动“总体革命”才能推翻它。主张在新型的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以后,把“总体性”作为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自然和社会历史普遍法则的理论体系,主张把理解的焦点放在社会体系上,把日常生活批判,如“物化”、家庭、性革命、婚姻制度、文化主导权等当作社会变革的中心问题,引导每个人都进行本能结构的“自我改造”。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结构和功能,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成了问题,工人阶级不再成为历史变革的动因,应当将希望寄托在“新左派”身上。强调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战略,是对现代社会里的一切传统持拒绝的态度。在哲学观点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基本上都强调发现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根源,按照黑格尔主义、存在主义的精神去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属于人本主义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针对西欧一些共产党内的议会道路和人道主义的宣传,出现了按照新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精神去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他们一般都把马克思同恩格斯、列宁割裂开来,肯定马克思,批评恩格斯和列宁,有的把青年马克思同成年马克思对立起来。他们的各种观点虽然存在差别,但从总体上都表现出试图取消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谁是第一性这个哲学基本问题。柯尔施把“历史的革命运动”宣布为唯物主义的唯一的绝对;列斐伏尔把主体能动性原则当作是马克思世界观的出发点;法兰克福学派自称是唯物主义者,但反对“物质的本体论上的首要性”,将唯物主义解释成对人的快乐的彻底关心等。在认识论上,他们常常表现为片面夸大实践的能动性,特别诘难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如卢卡奇说反映论是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阿多诺指责反映论将主体和客体对立起来,陷入了二元论。他们都重视辩证法问题,但大多把辩证法归结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否认自然界有辩证法,指责恩格斯“给辩证法放上了一剂自然主义”;还有的否认马克思辩证法同黑格尔辩证法之间的任何联系,如德拉-沃尔佩提出用康德的“真正对立”去取代矛盾的对立。在历史观上,一般都把人的意识、主动性提到首位,认为历史就是人的主观性的现实化的展开,批评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认为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是“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作了某些有意义的探索,在哲学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研究的问题。但它在一些观点上明显地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