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医学behavior medicine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行为科学与医学交叉的学科。它涉及了生理学、解剖学、免疫学、内分泌学、药理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内容。行为医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伯克(Birke,1973)提出的。在标志行为医学正式诞生的1977年的耶鲁大学会议上,它被普遍看作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被定义为:“涉及行为科学和生物医学科学的知识以及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技术之开发与整合,涉及这些知识和技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应用的交叉学科领域。”行为医学的产生是与生物反馈技术的临床应用有密切联系的。它将传统的精神病学治疗方法(精神药物和心理治疗)同生物反馈、自我管理和行为矫正结合到一起,鼓励病人或受训者为改变自己有损于健康的行为负起更大的责任, 从而产生了一类全新的治疗范式。它注意探讨环境和生活风格中的致病因素,注重采用种种行为干预手段以矫正环境、行为和人体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考查卫生保健系统在提供服务时的行为,也强调采用各种技术以促进人们遵从医嘱和采取预防措施。因人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文明所带来的许多变化,使应激性疾病增多,故应激问题已成为行为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