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上瀛 明清之际琴曲家。别署青山,太仓(今属江苏)人。明末欲参加抗清,未果;遂隐居吴门(苏州),改名谼,号石帆。曾从虞山派张渭川等人学琴,发展此派“清淡微远”的风格,又取诸家之长而别创一格,在当时与严澂(1547—1625)齐名。其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和”,提出音乐“所首重者,和也”,“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溪山琴况》),要求琴曲表现的内容、意境、情趣与音乐的形式美、演奏技巧相统一。认为“和”不单是形式技巧,主要取决于演奏者的性情,“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传矣”(同上)。提出达到“和”的精神条件是心静、气清、神远,强调音乐必须要有“意趣”,认为只有保持澄静空灵的审美心胸,培养清远飘逸的气度,具有出神入化的想像力,才能演奏出成功的乐曲。有《大还阁琴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