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存在主义美学
类别 哲学
释义 存在主义美学     existentialistic aesthetics

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之一。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兴起,后传入法国,并获得发展。70年代后地位有所下降。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海德格尔和雅斯贝斯,法国的萨特、梅洛·庞蒂等。哲学上,认为一切存在的出发点都是个人的存在,人通过自由选择来造就自己的本质,存在先于本质。人只有在畏惧、焦虑、死亡状态中才能真正领悟到自己的存在,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不畏惧死亡,或者借助宗教和上帝的力量来抗拒畏惧。存在主义美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上的应用。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都依赖于先于它们的第三者,即艺术的存在;艺术作品是物的普遍本质即真理的显现;作品的存在就是建立了一个世界,它比我们自认为可把握的东西的存在更加完整。雅斯贝斯认为,一切存在者都是存在本身的“暗号”,通过直观传达读解这个暗号的就是艺术。萨特认为,艺术创造了一个世界,它只为自身并根据自身而存在;但它必须通过观赏者的想像和再创造,才能显示出来。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就是对照明生存意义的密码的破译,是思考存在者的存在和取得自由的一种手段。存在主义美学贯穿着对人道主义的关注,对文艺创作影响很大,对现代西方美学、特别是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有较大的影响。它与现象学美学在观点上有不少类似之处。存在主义美学的代表作有《艺术作品的本源》、《诗歌、语言、思想》(海德格尔)、《什么是文学》、《想像心理学》(萨特)、《眼与心》(梅洛·庞蒂)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3: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