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德 ?—1623 明戏曲理论家。字伯良、伯骏,号方诸生、玉阳生,又号方诸仙史、秦楼外史。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主要从事戏曲创作和戏曲声律理论的研究,在戏曲理论方面有较大的贡献。所著《曲律》是我国对戏曲创作规律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其戏曲剧美学思想的显著特点是兼收并蓄,调和折衷。在戏剧创作中强调“风神”,注重作品内在的精神力量,兼及表现其风貌,追求作品内容与形式融合后的艺术感染力,“其妙处,政不在声调之中,而在句字之外”(《曲律·论套数》)。认为戏剧作品的内在精神力量和艺术魅力源于真情:“持一‘情’字,摸索洗发,方挹之不尽,写之不穷,淋漓渺漫,自有余力。”(《曲律·杂论下》)把古代美学理论中的“虚实”观点应用于戏曲创作和批评之中,提出“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以实而用实也易,以虚而用实也难”(《曲律·杂论上》)。认为戏剧创作取材应实,处理当虚;创作的目的倾向求实,表现手法求虚;作品的思想为实,形象为虚。其美学思想推动了明、清戏剧理论的发展,对李渔的戏剧美学理想具有直接的影响。另有《南调正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