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孔狄亚克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孔狄亚克 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1715—1780 法国启蒙思想家、自然神论者。马布里的胞弟,达兰贝尔的表兄。出身于法国一个富裕的官吏家庭。曾在巴黎的圣苏尔皮斯修道院和巴黎大学攻读神学。其间还热衷于研究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曾任天主教神父和修道院院长。在巴黎结识了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人,并为狄德罗《百科全书》撰稿。1768年被选为法兰西语文学院院士。晚年隐居于弗里克思的修道院。他的哲学倾向于自然神论,深信上帝是存在的,是宇宙的始因。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上帝给予的。但又推崇洛克的经验论,并进一步发展其经验论原则,强调人的一切认识都起源于感觉。认为感觉是由于外界的对象对我们起作用,从而通过各种感官而得到了各种不同的观念,因此没有一个观念不是获得的。反对洛克把“反省”当作观念的另一个来源,认为反省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承认感觉这一个知识的来源。他进一步运用感觉主义原则探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认为观念可分为感性观念和理性观念。感性观念向我们表象那些正在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对象;理性观念向我们表象那些造成印象以后业已消失的对象。观念还可以分为单纯观念和复合观念。单纯观念是由单一的感觉形成,复合观念则由若干感觉结合而成。抽象概念是复合观念的一种形式,也来源于感觉。批判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认为所谓天赋观念实质上是那些未追溯到其感性来源的抽象概念,于是错误地断定是“天赋的”,“故”天赋观念是无知和偏见的产物。认为人们的观念仅是对客观对象的描绘而不是反映其本质,哲学家们企图深究事物的本性是多余的事情。还认为所谓对象就是你所摸到的、看到的那些性质的集合。狄德罗指责他与贝克莱的观点相似。在经济思想方面,曾研究过农业问题,认为农业是财富的源泉,贸易必须自由。他继承和发展洛克的经验论,批判17世纪的形而上学,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形成扫清了道路。主要著作有《人类知识的起源》(1746)、《体系论》(1746)、《论感觉》(1754)、《论政府与商业的相互关系》(1776)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