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哲学 process philosophy 亦称“有机体哲学”、“活动的过程哲学”。一种主张宇宙是流动的演变过程的哲学学说和派别。20世纪初在反对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浪潮中产生。主要流行于美国。代表人物有英国怀特海和美国哈尔茨霍恩等。深受20世纪初自然科学成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及柏格森生命哲学、亚历山大层创进化论的影响,反对把世界看成是物体的总和和堆积,主张把自然界理解为活生生的、赋有生命的创造化进程,理解为众多事件的综合或有机的联系。强调从整体上研究有机体的结构、个性和相互关系,研究造成有机体存在和变化的条件。怀特海最初从“事件”理论出发,后在此基础上作了修改和发展,形成更加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其中心概念是“永恒客体”,包括单纯永恒客体,如声、色、味等知觉的东西,以及复杂永恒客体,如理想的几何形状、数学模型等概念的东西,即柏拉图的“共相”或“形式”一类的东西。永恒客体是自然中不流动的因素,当它们脱离现实的事件之流时,只是一种抽象,组成一个抽象的世界,即“可能性的领域”(可能世界);只有当它们进入事件之流后组合起来,才能成为具体的显相,也即现实实有或现实机缘。现实实有或现实机缘取代事件成为构成世界的终极要素,它并非物质事物,而是永恒客体即知觉的东西或概念的东西进入时空流之后组合而成,故完全依赖于组成它的永恒客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永恒客体之间的组合不是必然的,所以现实世界也并非必然如此,而是某种选择的结果,是全部潜在可能性领域内的无限多世界中的一个。决定这一选择的是上帝(神)。上帝是作出选择的根据,是现实性的源泉,也是限制性的根源。上帝在无限多个可能性的潜在世界中限制了(永恒的)无限多可能的组合方式,从而限制了实际产生出来的世界的基本样态,才使唯一的世界实际产生。至于上帝为什么正好作此种限制和选择,则是无法说明其理由的。因为上帝的存在是一种终极的非理性现象,人们对上帝的本性无法提供任何理由。过程哲学中不乏某些合理因素,如强调生成变化,强调从可能到现实的发展过程,强调有机联系,反对机械论等等,但其整个体系则具有唯心主义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