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奥斯特瓦尔德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奥斯特瓦尔德 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1853—1932 德国物理化学家、哲学家。生于拉脱维亚的里加(当时属俄国)。早年在实业中学求学。1872年入捷尔普特(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学习,1875年毕业后留校当助教。1878年获化学博士学位。1882年任里加工学院化学教授。1887年移居德国,任莱比锡大学教授。同年,与荷兰物理化学家范特托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 1852—1911)创办世界著名化学期刊之一的《物理化学杂志》。1900年开始讲授自然哲学,同时主编出版《自然哲学年鉴》。1906年辞去莱比锡大学教授职务,迁居近郊山村至逝世。在科学界的声誉,主要是由于他在物理化学(电化学)上的成就而赢得的。1884年,阐述了酸水解的速度与“这些酸本身的部分分子在水解时导电”的速度之间的关系。1885年发现稀释定律,三年后又提出这一定律的数学公式,并找到电解质离解度及其浓度的数学关系。1888—1889年,测定了离解常数与240种有机酸的成分、结构的关系。1897年,确定了弱酸和弱碱的滴定定律。1900年导出固体微粒大小与其溶解度的关系方程。由于对催化本质的研究和对化学反应速度所做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于190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哲学上受马赫的实证主义影响,认为知识只能直接来自经验,不能直接经验到的都是不存在的,都属于无意义的“形而上学”。宣称假说推导不出可由实验直接检验的结论,科学要从假说中解放出来。断言“原子不过是假说性的东西”,必须摒弃。1895年,利用当时物理学的最新成就,特别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和能量的转化),提出唯能论,认为能量是“完全不依赖于假说的推测”,世界上一切事物(甚至包括精神领域)都可以归结为能量,试图把能量描述成普遍的现实存在的“实体”,用能量的概念代替物质的概念,以唯能论取代原子论,割裂物质和运动的联系而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晚年提倡“一元论”自然哲学。主要著作有《文化科学的唯能论基础》、《反对信仰上帝的科学》、《自然哲学大纲》、《现代自然哲学》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