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马克思主义 Austro-Marxism 奥地利思想流派。19世纪末产生于社会民主党内。主要代表有O.鲍威尔、V.阿德勒、F.阿德勒、M.阿德勒和伦纳(Renner)等。其产生受到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和社会科学中新出现的理论倾向的影响。1904年创办《马克思研究》,该刊登载了“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所有早期重要作品。1907年又创办理论刊物《斗争》,对其理论作了更具体详尽的阐发。把马克思主义设想为一种“社会学知识体系”,是“有关社会生活及其因果发展规则的科学”。认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基本概念是“社会化的人类”或“社会联合”,是一种“类似知识范畴的先验既定的‘存在’”。反对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学说,提出由资产阶级国家使资本主义工业逐渐“社会主义化”的理论,否认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1958年5月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在党纲中提出“中间阶级”的理论,认为在现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有可能将私人的主动性同国家的调节和“计划”相“结合”,采取“反周期性”财政措施来防止经济危机的产生,实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民族问题上,提倡“民族文化自治”,认为“国家只有在民族特性中,在个人的民族性中才显示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