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丁,J.L. John Langshaw Austin1911—1960 英国哲学家,日常语言学派代表之一。早年在牛津大学学习希腊文、拉丁文和语言学,1952年起任该校哲学教授。从言语行为方面对语句进行分类,把语句分为履行句和记述句,前者指那些履行某种行为、而不是报道某种履行行为的语句,如“我命名这只船为北海号”,这句话是在给一只船进行命名,而不是关于命名一只船的陈述,履行句没有真假可言,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能判断它是真或假;反之,记述句是指那些可以认为有真或假的语句。后发现有些记述句似乎也是履行句或履行句的下属类,提出了“语行为理论”,即任何语句都履行一种行为,区分三种言语行为:(1)语谓行为,即说出一句具有一定意义和所指的话的行为,如说“门开了”就是有一个特别所指和意义的语句;(2)语旨行为,说话人在做语谓行为的同时完成的行为,也即说话人在说这话时所想达到的目的和意图。如当我说“门开了”时,我可能暗示你去关门,达到我想使你去关门的意图;(3)语效行为,这种行为是说话人通过他的语旨行为取得或产生效果的行为,例如当我说“门开了”,我可以通过我在说这话时的语旨行为履行了使你去关门这一语效行为。认为过去语言哲学只注意到语言的陈述或描述事态的作用,看不到语言也是人的一种行为。这种言语行为理论对当代语言哲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哲学论文集》(1961,1970)、《感觉和感觉材料》(1962)、《如何用词做事》(196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