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奥古斯丁
类别 哲学
释义 奥古斯丁     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

亦译“奥斯定”。古罗马基督教思想家。拉丁教父主要代表。早期基督教哲学体系的完成者。生于罗马帝国北非行省的塔加斯特(今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腊斯)。父亲是异教徒,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诞生时未受洗礼。崇拜西塞罗,爱好雄辩术。信奉过摩尼教。386年皈依基督教。395年任北非希波(今阿尔及利亚的安纳巴)主教,通称希波主教。深信上帝即善,上帝创造的一切皆善,恶本身并不存在。批判摩尼教、斐拉鸠斯等学说。提出哲学只能同真正的宗教即基督教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哲学。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家爱上帝”。主要运用新柏拉图主义哲学阐述和论证基督教教义。认为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上帝和灵魂。基督教哲学建立在对上帝和自我的认识上。上帝即绝对存在,纯精神体,人们只能通过思辨去直观和认识,人的自我存在同样由于思辨的确切性而得到证实,而思辨的确切性最终有赖于上帝给人的灵魂直接照明,从而主张“光照论”,断言信仰在先,理解在后,“理解为了信仰,信仰为了理解”。在主张人生来都有罪的“原罪论”时,论述这不是人的本性,而是违反人的本性。恶无非是“善的匮乏”或“实体的匮乏”。人性业已败坏,人类为了得救,必须遵循上帝的意志和依靠上帝的帮助,从而主张“预定论”和“神恩论”。根据善与恶相对立,又提出“上帝之城”与“人间之城”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前者意味着爱上帝而蔑视自己,后者意味着爱自己而蔑视上帝。前者必胜,后者必败。人间之城必须改变立场和方法,以便统一于上帝之城,即主张人类历史将按照基督教的世界观发展而宣扬神权政治论,这为中世纪天主教推行的教权主义及以后试图实行的世界主义提供理论根据。美学上,从基督教的立场出发,把宇宙的美视为上帝的有目的活动的产物,认为上帝所创造的美比人所造成的美更优越更绝对,上帝是一切事物的美的最后根源。认为艺术(诗、喜剧、幽默、哑剧)只是对上帝的创造活动的拙劣模仿,属于以娱乐为目的的欺骗。强调艺术创造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具体的有限美颂扬上帝的无限美。其论著甚多,共233部。主要著作有《驳学园派》(386)、《论自由意志》(388—396)、《论基督教学说》(396—426)、《忏悔录》(400)、《论三位一体》(400—416)、《上帝之城》(413—426)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5: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