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维-施特劳斯 Claude Levi-Strauss1908— 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结构主义代表之一。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母都是法国人,幼年即返回巴黎。巴黎大学毕业。1935—1939年去巴西圣保罗大学任社会学教授,同时曾到巴西内地短期考察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与文化。1941—1945年在纽约任社会研究学院客座教授,在该院受到雅谷布森的思想影响。1950年任巴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部主任。1959年在法兰西学院主持社会人类学讲座。以结构主义方法研究人类学,在亲属关系、图腾和神话研究上提出了结构主义的新观点。认为亲属关系由亲属结构决定,就像语言的结构决定言语一样。亲属结构的最基本形式是女人的交换,即从婚姻关系成立而杜绝了乱伦。图腾是一种符号,代表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神话有许多版本,但具有一个神话结构,这个神话结构由神话素构成,由于神话素以不同形式进行联系、排列、对立、转换,产生了不同的神话。认为结构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一个成分的改变就会影响其他因素的改变,一种结构的模式表达可以转换为一系列其他形式,这种变化是可以预测的,可以说明一切同类情况。这种观点反对从经验现象说明事物,主张以理性的无意识模式去寻找事物的结构,带有理性主义色彩。认为事物的同时性结构的研究比历时性的研究更为重要。认为历时性过程只是结构的连续出现,历史是杂乱的,没有规律性的。在人与事物的认识整体结构中,人只是这个整体的一方面,人不能从他自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而忽略整体的关系。这种理论带有反对经验主义、人道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性质。在美学上,认为神话结构是人的无意识结构在神话中的投射,无意识结构的排列、对立、矛盾对神话结构有很大影响,指出早期人类无意识深层结构。对现代神话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著作有《热带闲愁》(1955)、《结构人类学》(2卷,1958、1973)、《野性的思维》(1962)、《今日图腾》(1962)、《神话学》(4卷,1964、1966、1968、1971)等。还辑有《神话集》(4卷,1964—1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