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 由国家统一计划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相对。计划经济的运行基础是计划。完美的计划经济,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完全信息,即计划制定者要对全社会的生产和需求掌握充分可靠的信息;二是利益主体单一,例如在全面战争、特大自然灾害时和社会处于求生存的发展时期。现代社会发展迅猛,在和平时期和社会化生产的情况下,这两个前提事实上很难做到。我国建国初期,传统计划经济在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推进国家工业化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限制了企业的自主精神和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传统观念将计划经济视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国内外的建设经验,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由此我国开始了对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改革,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逐步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作用范围。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确立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参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