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计算机伦理学
类别 哲学
释义 计算机伦理学     computer ethics

应用伦理学之一。研究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以及信息的生产、储存、交换和传播中的伦理道德问题。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形成。1985年,美国哲学杂志《形而上学》10月号同时发表了泰雷尔·贝奈姆的《计算机与伦理学》和杰姆斯·摩尔的《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两篇论文,为西方计算机伦理学兴起的重要理论标志。此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90年代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计算机技术应用中的社会伦理问题日益成为伦理学界、科技界和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和文集,其中较有影响的专著有:大卫·欧曼等著的《计算机、伦理与社会》(1990)、罗伊等著的《信息系统的伦理问题》(1991)、戴博拉·约翰逊的《计算机伦理学》(1994)、里查德·斯平内洛的《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1995)、约翰·韦克特和道格拉斯·爱德尼的《信息与计算机伦理》(1997)。同时美、英等国家先后成立了全国或国际性的计算机伦理学专门学术研究机构,定期召开各种地区或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各种计算机伦理学课程。推动了计算机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和信息网络技术行为准则的确立。计算机伦理学“探究的是当人们作出选择和采取行动时,如何才是善的和有价值的实践真理”,研究具体行为的规范性指导方针,以解决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具体道德问题。美国学者罗伯特·巴格提出计算机伦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一致同意的原则,如诚实、公正和真实等;把这些原则应用到对不道德行为的禁止上;通过对不道德行为的惩处和对遵守规则行为的鼓励,来对不道德行为进行防范。美国学者斯平内洛在《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一书中,提出了计算机伦理道德是非判断应当遵守的三条一般规范性原则:“自主原则”——尊重自我与他人的平等价值与尊严,尊重自我与他人的自主权利。如,当计算机技术被用来侵犯别人的隐私权,便侵犯了别人的自主权。“无害原则”——人们不应该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给他人造成直接的或间接的损害。这一原则被称为“最低道德标准”。“知情同意原则”——人们在网络信息交换中,有权知道谁会得到这些数据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没有信息权利人的同意,他人无权擅自使用这些信息。西方计算机伦理问题研究中比较集中的现实道德问题有:计算机信息技术(包括软件、硬件、网络、专家系统)的知识产权问题;计算机犯罪、“黑客”与网络安全问题;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信息技术产品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问题;信息网络技术应用者个人的自由权利与道德责任问题;为控制国际互联网“色情音像”、“攻击言论”、“虚拟伤害”而建立审查制度的问题;企业的信息技术与反不正当竞争的问题等。随着中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计算机伦理问题已引起我国学术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0 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