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卢梭到列宁》 From Rousseau to Lenin 意大利科莱蒂著。1969年意大利文初版,书名为《意识形态和社会》,1972年出英译本,改名为《从卢梭到列宁》,原书名作为副标题。全书由7篇论文构成,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的2篇论文是:“作为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1959)、“伯恩施坦的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1968);第二部分的1篇论文是“从黑格尔到马尔库塞”(1968);第三部分的2篇论文是:“作为‘市民社会’批评家的卢梭”(1968)、“曼德维尔、卢梭和施密斯”;第四部分2篇论文是:“列宁的《国家与革命》”(196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还是革命?”(1969)。该书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批评,试图恢复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本来面貌。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有以下基本特征:(1)马克思与在他之前热衷于讨论“一般”社会的所有的经济学家不同,他关注的仅仅是“这一个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2)马克思从总体上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把资本主义理解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马克思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4)在马克思的社会研究中,处处体现出因果性分析和目的性分析的统一;(5)马克思坚持了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该书还批判了马尔库塞的革命观,提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论点。如认为卢梭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真正来源;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与革命的统一,它反映了现实,因而是科学,它从工人阶级的观点出发反映现实,并要求改变现实,因而也是革命的意识形态;列宁国家学说的真谛不是强调暴力革命和夺取政权,而是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和劳动群众的自我管理,不是强调一下子全部废除资产阶级国家,而是强调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中,不仅会保留资产阶级法权,甚至还会保留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