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理论》 又名《中国民族之前途》。梁漱溟著。是作者1932—1936年有关“中国问题之解决方法”、“中国社会建设之途径”的一系列讲演的结集。1937年山东邹平乡村书店出版。分自序、引言及甲、乙两部。甲部述乡村建设运动之缘起和对中国旧时社会结构的认识。认为中国社会不同于西方中古及近代以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只用“伦理本位,职业分立”八个字,便“说尽了中国旧时的社会结构,——这是一很特殊的结构”。它在今日的崩坏,是由于“极严重的文化失调”,故中国政治无办法,“国家权力建立不起来”。乙部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断言中国既不能走“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路”,也不能走“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只能走“村治”的路,即推进乡村建设运动,以形成“图谋中国社会之积极建设的运动”,宣传了一种取消阶级斗争,背离新民主主义革命,维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走“中国民族自救运动”道路的政治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