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义派 中国资产阶级政治和哲学派别。20世纪20年代形成。因其标榜“国家主义”,故名。又因创办《醒狮》周报,亦称“醒狮派”。形成于1923—1924年间,其代表人物有曾琦、李璜、左舜生、余家菊等。1923年11月间,曾琦、李璜等在法国成立“中国青年党”,1924年秋,返国与左舜生、余家菊等结合,改建为“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理论上推崇德国费希特、意大利嘉富尔的国家主义,以为“现在正当内乱和外患交迫的时候,欲救中国自然是要实行国家主义”(余家菊《国家主义释疑》)。政治上,借口中国经济落后,否认中国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否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标榜“国民依赖自力以图谋国家的独立与统一”,反对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所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维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哲学上主张“唯实主义”,宣称:“国家主义主张物心并重,共产主义主张唯物史观——国家主义者以为社会构成的要素有两大种:一是物质要素,二是心理要素。这两种要素在社会生活上是同时并在,斤量相称的。”(陈启天《国家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分歧点》)认为:“一个社会之所以存在,全靠心理和生理的契合关系而生互助、利他种种行为,以为社会的枢纽。”(李璜《释国家主义》)反映出唯心主义的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