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论 fixed theory 一种关于地壳运动和地壳结构的理论。与“活动论”相对。认为地壳的运动和海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地面的隆起和沉降,即以垂直运动为主,否认存在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以地槽-地台说为代表。它以地球热起源说为基础,认为炽热的地球逐渐冷却收缩和变硬,形成了固定的大洋和大陆,地球冷却收缩产生的压力,沿着大陆的软弱边缘或充满松软沉积物的深海盆地间歇地挤压,造成山脉。这一解释最早由牛顿提出。1859年,美国地质学家霍尔(James Hall, 1811—1898)根据考察和研究指出,美国纽约州阿巴拉契亚山脉是由原来沉积在下沉槽地的沉积物堆积升高而形成的。1880年,俄国地质学家卡尔宾斯基相应于地槽理论,提出地台稳定理论,把下部具有结晶褶皱基底和上部有沉积盖层的俄罗斯地台,作为较稳定的地壳构造单元。后地槽说和地台说被统称为地槽-地台说。这一学说是经典大地构造学说的理论支柱,它一直把地槽(洋)和地台(陆)作为基本的地质构造单元,认为地槽和地台的活动是原地的下陷和上升运动,与地球的整体并无影响,在时空分布上也无规律。地槽通过运动和变化转化为地台,是由活动性的大洋型地壳发展为稳定性的大陆型地壳的过程,并推论,地壳运动逐渐趋向稳定静止,到全部转化结束时,地质运动终止,地壳僵化。20世纪以来,地壳运动固定论为地壳运动活动论所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