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利赛作风 pharisaism 表面地、形式地履行道德准则的态度和行为。是道德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因法利赛人(希腊文Pharisaios的音译,意谓“分离者”)而得名。法利赛人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犹太教的一派,标榜恪守犹太教传统,主张同外教人严格分离。早期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后期表现出极端的宗教狂热、伪善的虔诚和学究式的强词夺理。他们把具有宗教情感的“内在道德”和体现行为的“外在道德”对立、分割开来,把道德仅仅理解为遵循一定的、固有的“礼仪”。基督教《圣经》中称他们是言行不一的假冒伪善者。西方文学中常用来指伪君子。其首字母P大写时,汉语译作“犹太教法利赛派教义(或习俗)”,首字母p小写时,汉语译作“拘泥形式”或“伪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