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钺 1750—1841 清画家。字左田、左军,一作左君。当涂(今属安徽)人。乾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工诗文书画。善山水画。又善花卉画。绘画美学思想上,认为绘画作品是情景交融的统一体,特别重视画家感受与熔铸对象的主观作用。认为画家应通过“耳目既饫”,达到“了然于胸”;通过“寓目”而“得心”,达到“造化在我”,以求得“天地古今,出之怀抱”。并要求画家充分发挥“意”、“思”、“气”、“神”、“魄力”等作用。要“意居笔先”,以“苦思内敛”,达到“幽况外颁”,注意“气厚乃苍,神和乃润”,了解“魄力破地”,才能“天为之昂”。还认为有“意”之极是“纵意”和“无意”。重视“天倪”和“兴”对于绘画美形成的作用:“天倪所动,妙在能已”。“兴尽而返,贪则神疲。”认为“六法之难,气韵为最……读万卷书,庶几心会。”(《二十四画品·气韵》)不反对师古,但又主张创新。认为创造“超脱”的意境,就应“腕有古人”,而又“机无留停”。创造“性灵”的意境,则更须“自本自根,亦经亦史……听其自然,法为之死”。列二十四画品,即绘画的二十四种美的境界。推崇和欣赏“妙在画外,如音栖弦,如烟成霭”的“气韵”一品。有《壹斋集》、《画友录》、《二十四画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