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 1848—1905 清诗人、学者。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今梅县)人。光绪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失败后,回乡专事写作,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提倡“诗界革命。”在美学上,注重文艺的移情和社会作用,认为“诗以言志为体,以感人为用。孔子所谓‘兴于诗’伯牙所谓移情,即吸力之说也”(《与梁启超信》)。强调文艺的创新,力主扫除“一切陈陈相因之语”,写出“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黄遵楷《人境庐诗草跋》),认为作品要通过艺术的移情开启民智,首先要重“神采”(必以透明为佳),讲“趣味”(必以曲折为佳);其次要求通俗,“用今人所见之理,所用之器,所遭之时势,一寓之于诗”(黄遵楷《先兄公度先生事实述略》),“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与梁启超信》)。但有时过分强调艺术移情的社会作用,认为它有“左右世界之力”(《与邱菽园书》)。主要著作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人境庐诗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