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生动 指艺术作品体现的人的精神气质、格调风度,又指艺术作品超越有限形象所表达的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境界。中国古代绘画审美要求之一。为“六法”之一。南齐谢赫提出。《古画品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一说,以“生动”释“气韵”(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二十五)。与“传神”“神似”的思想有密切的联系。元杨维桢(1296—1370)说:“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图绘宝鉴〉序》)但它包含着更深刻的美学意义,即通过画面形象,表现宇宙本体和“道”的“神”与“妙”的境界。谢赫评张墨、荀勖的画时指出:“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只有突破有限的形象,才能体现艺术精神的审美境界。谢赫的这一论述,直接引发了唐代美学中“境”的范畴。“气韵生动”的思想对于后代的绘画美学思想有重要影响,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要求艺术家胸罗宇宙,思接千载,仰观宇宙,俯察品类,富于哲理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