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间接故事法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间接故事法】
 


拼译:method of indirect story telling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方法。研究者根据要探索的问题和被试的心理发展阶段特点,编拟含有道德内容的情境故事,讲给儿童听,同时提出问题,儿童作出自由回答之后,研究者可再追问,从儿童对故事主人公行为的评价判断,投射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水平。包括对偶故事法和两难故事法两种。对偶故事法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以人格投射原理为基础首创并开始系统使用。首先,研究者根据要探讨的问题,编拟含有道德价值内容的一对情境故事,即对偶故事。每一对情境故事反映两种道德情境。如在研究责任行为的对偶故事中,一个故事的主人公犯有无意的或好意的过失行为,但造成较大的财物损失;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完全是有意造成过失行为,但导致的财物损失却很少。研究者先向儿童讲述对偶故事,在确认儿童清楚理解故事情节后,再要求儿童就故事中两位主人公的行为进行比较,并作出其中哪一种行为“更好”或“更坏”的判断。然后,研究者可继续向儿童提问,以明确儿童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最后,根据儿童对故事中主人公行为的道德判断及其理由说明,评价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处于他律水平还是自律水平。这一方法是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临床法在儿童道德发展研究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和变通,并为许多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者所采纳和使用。但它仅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儿童道德发展的更深入、更精细的研究。道德两难故事法由科尔伯格首先系统使用。.这种故事是单个的,主人公在故事中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道德情境,让被试替主人公选择一种行为方式,并解释选择的理由。这种方法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直接调查法中儿童不愿对直接提问作出真实回答的缺陷,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儿童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研究。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17: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