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多罗夫 Tzvetan Todorov1939— 结构主义文艺理论家。生于保加利亚。1963年移居法国。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68年起在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用结构主义方法解读叙事性文学作品。认为在人类心灵的很深层次上存在着一种构成人类共同经验基础的普遍语法,它是一切语言的基础,也是一切文学的基础。作家从这种语法构造出他的作品,读者也按这种语法阅读作品。这种语法有三个方面:语义方面(即内容);句法方面(即各种结构单位的组合);语词方面(即对具体的词、词组的使用)。揭示了文学“句法”结构的两个基本单位:陈述和序列,它们起着句子和段落的功能,构成整个叙述和作品。认为文学作品归根到底是关于语言的作品,对文学的研究最终能促进对语言的研究。提出建立一种“阅读”的新方法,即把对个别作品的密切关注同一切对作品诗学的较全面的认识结合起来。读者在解释活动中不是寻找文本的“隐蔽的”意义,而是关心意义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和文本作为一个系统所具有的复杂性。文学文本能够颠覆它所继承的语言系统,扩展和修改这种语言。其观点对整个结构主义美学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其关于阅读活动的观点,为R .巴特所吸收。主要著作有《文学与指示》(1967)、《〈十日谈〉的语法》(1969)、《散文诗学》(1971)、《结构主义诗学》(1973)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