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 西汉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在《春秋繁露》中提出。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同类相动》)认为“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必仁且知》)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同时人们用某些宗教仪式,也能感动上天,促使它改变原来安排。“天人感应”说为董仲舒封建神学体系的基础,它的提出既是对无限君权的限制,也是对君父尊位的理论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