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唯名论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唯名论 nominalism 亦译“唯名主义”。西方一种哲学理论和思潮。在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哲学中均有所表现,但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古代的唯名论思想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由于亚里士多德认为“种”与“属”虽可作为无形的与普遍的东西来理解,但它们却潜存于可感知的事物之中,因而坚持事物的重要性,认为“共相”只是事物的形式。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唯名论思想首先由贝伦加里就圣餐中的面包与酒是否基督的肉与血的问题表达出来。这种思想认为个别、殊相先于一般、共相,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一般、共相仅仅是人们用来表达个别事物的名称、概念、符号。主要代表早期有:洛色林、阿伯拉尔。晚期有:R.培根、邓斯·司各脱、奥卡姆的威廉。有极端唯名论和温和唯名论之分。极端唯名论把一般与个别完全割裂,认为一般只是纯粹的名称符号,甚至只是一种声音或空气的振动,完全否认一般的客观内容。温和唯名论则承认一般与个别间的某种联系,认为一般绝非空洞的意见,而是人们用来表示许多事物间的相似性或共同性的概念,所以又称概念论。唯名论肯定个别事物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后期唯名论还强调研究自然,重视感觉经验和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具有唯物主义的基本倾向。奥卡姆的威廉认为名称和符号完成命名的功能,意识以外的实在是由个别的实体和性质所构成,实体没有本质,它们的相似性是上帝的意志所赋予,可以用符号来指出事物的群体的相似性。霍布斯认为一般性是由语言的声音所决定。洛克肯定抽象观念的实在性,认为只有个别事物存在于自然界中,联想形成抽象观念。贝克莱否认有抽象观念,认为名称与特殊观念有关系,特殊观念是一群事物的代表,带有唯名论的趋向。休谟认为特殊观念之所以成为普遍的,是由于普遍的词加之于它们,因而普遍的观念只是词、名称。孔狄亚克认为联想是人们思想中的一个框架,人们给它们的名称,就成为观念,因而把名称与普遍观念等同起来。李德用符号代替观念,并区别自然符号与约定符号,这种约定符号带有唯名论的性质。康德的感性形式与知性范畴均来自人的心灵,把它们加之于经验材料而形成知识,而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也带有唯名论的把个别与一般分割开来的特点。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