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哲学 又称“行的哲学”。蒋介石20世纪30年代提出。标榜既不承认唯心论又不承认唯物论,而以“笃学”与“力行”为根本的一种人生理论和政治哲学。歪曲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和致知力行思想,认为“古往今来宇宙之间,只有一个‘行’字才能创造一切”,“唯认行的哲学为唯一的人生哲学”(《自述研究革命哲学经过的阶段》)。认为行“只是天地间自然之理,是人生本然的天性”。强调:“行就是人生”,行的目的“在增进人类生活、群众生命、民族生存、国民生计”。又崇扬《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提倡人生应“要效法天行、自强不息”;并承继王阳明良知为天体,本体即工夫的思想,断言真正的行即是“实行良知”,具有“反之于心而安”的自觉。同时指出:“以力行为天下倡”,“就是要恢复我们民族固有的仁爱德性”;强调要“以诚为原动力”,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极致;“以至诚去力行、就必能笃行实行”(《行的道理》)。又称行的要素是“智、仁、勇”;“行的精神就是真诚专一、贯彻到底”(同上)。实际是复兴儒家的道德、伦理,为推进“国民精神建设”之新生活运动所作的理论准备,又为其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法西斯主义造舆论。在当时就遭到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