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剥削
类别 哲学
释义 剥削     exploitation

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对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的占有,无偿地攫取另一部分人或集团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在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极低,没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也没有人剥削人的可能。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开始出现剩余产品。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的剩余产品逐渐增多,商品交换由此萌发,这些情况为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提供了可能,随着产生财产的私人占有,就使剥削成为现实,产生了奴隶制剥削形式。恩格斯说:“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1页)以后又出现封建农奴制剥削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剥削形式。此外,还有高利贷等形式。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剥削,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则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实现。资本家剥削工人不是通过非经济的强制,而是通过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在劳动力的消费过程中,创造出大于劳动力本身价值的价值。莫尔在《乌托邦》中第一次指出私有制是各种剥削的基础。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竭力提高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常采取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绝对剩余价值),或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强化了对工人的剥削,科学技术被利用来提高剥削程度。此外,通过垄断价格机制,垄断资本家还占有非垄断部门企业的工人以及经济附属国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资本输出和不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国际剥削体系。历史上的被剥削阶级为了摆脱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奴役的地位,必然起来斗争,形成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不是要消灭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剥削,而是要消灭任何剥削制度及其共同的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在社会主义中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再存在。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17: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