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修正主义
类别 哲学
释义 修正主义     revisionism

共产主义运动中以口头上承认马克思主义作为掩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进行歪曲、篡改和否定的机会主义思潮和派别。“修正”一词的德文为Revision,源于拉丁文revidere或revisere,意为“修改”、“修订”、“重新审查”,本身不含贬义。19世纪末,德国伯恩施坦用“最嚣张的态度和最完整的形式”提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修正,被称为“伯恩施坦主义”。1898年9月,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卢森堡在德国《莱比锡人民报》上发表文章,第一次以“修正主义”一词指称“伯恩施坦主义”,并对其进行批判。后来伯恩施坦本人也表示乐意接受这个名称。从此,“修正主义”一词的用法就获得确定内容并被广泛运用。修正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产阶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全集》第23卷第3页)。修正主义装扮成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反马克思主义派别出现。其特点是:日益巧妙地伪造马克思主义,把各种资产阶级学说装扮成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形象地把这一特征概括为“跪着造反”。修正主义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影响的产物。它的社会基础是由帝国主义超额利润供养起来的“工人贵族”和“工人官僚”,以及工人队伍中的小资产阶层。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策略的改变也是修正主义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修正主义者借口时代的变化,利用对“批评自由”的要求,从根本上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哲学方面,用新康德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用庸俗的进化论代替革命的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方面,声称垄断给资本主义提供了消除危机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日趋缓和,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理论不能成立;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放弃社会主义运动的最终目的。修正主义作为一种国际现象,有“来自右面的修正主义”和“来自左边的修正主义”两种表现形式,前者的典型是伯恩施坦主义,后者的典型有托洛茨基主义。在反对修正主义时,必须依据新的历史经验和科学知识,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18: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