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 custom 人类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一种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社会现象和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给每个民族的风俗留下痕迹,如有些风俗与一个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有些风俗与一个民族所从事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关;有些风俗与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风俗种类繁多,可按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有的划分为经济风俗、社会风俗、信仰风俗和游艺风俗四大类。通常则划分为:岁时、节日、婚姻、生育、寿诞、丧葬、交际、礼仪、服饰、饮食、居住、器用、交通、生产、职业、家族、社会、信仰、祭祀、巫卜、禁忌、娱乐等大类。作为传统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风俗习惯,具有下列特征:(1)民族性。同一类风俗在不同民族中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风俗在世代传承。(2)人类共通性。各个民族的风俗都是人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们往往具有人类共通的深刻内容;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有些风俗会由民族化逐渐被转化为国际化的风俗。(3)历史性。即风俗的时代标志,风俗发展在时间上或特定时代里显示出的特征,是在风俗发展的特定历史中构成。(4)地方性。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在风俗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并显示出来的地方色彩。(5)传承性。好的风俗习惯和恶习陋俗都有被传袭与继承的活动特点,是风俗传承性标志。(6)变异性。风俗在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流传会出现种种变化。一个民族的风俗,集中反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马克思主义历来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但也主张积极推动旧俗向新俗的转化,推陈出新。移风易俗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