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感官 inner sense 西方美学用语。指人天生具有的一种美感能力。英国舍夫茨别利在《论特征》中首次提出。认为人天生就有审辨善恶美丑的能力,这种能力即“内在感官”。它具有直接性,能不经思考和推理;人审辨善恶美丑不能依靠外在感官,而只能靠心中的“内在感官”。哈奇生进一步发展了舍夫茨别利学说,把“内在感官”掌握复杂观念的能力视为美感的前提。认为“外在感官”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只能伴随较微弱的快感,而内在感官却可“接受复杂的观念,所伴随的快感远较强大”。它“所得到的快感并不起于对有关对象的原则、原因或效用的知识,而是立刻就在我们心中唤起美的观念”(《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后有人把“内在感官”称为“第六感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