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静止
类别 哲学
释义 静止     rest

事物运动在一定阶段上的质的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即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物质运动的特殊形态。就机械运动而言,某物的静止状态又指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位置的移动。在哲学史上,思想家对静止问题早已有所思考。中国先秦时老子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最终归于静止,“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老子·十六章》)。明清之际王夫之猜测到静止中有运动,指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思问录·内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指出:“静止乃是运动的丧失。”(《物理学》第八卷第一章)近代英国培根认为静止即“静止的运动”。法国狄德罗认为,现实世界“一切都是相对静止的”(《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他们虽然提出了运动和静止的问题,但没有完全揭示出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与静止相反相成,辩证统一。静止是运动中的静止,“绝对的静止、无条件的平衡是不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02页)。任何静止都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表现为:(1)静止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特定事物及其一定层次结构的静止,而不是一切事物及其一切层次结构整体的静止。(2)静止总是体现为事物运动中的个别的特殊的运动形式,而不是指事物中所有的普遍的运动形式。静止“只有对这种或那种特定的运动形式来说才是有意义的”(同上书第399页)。(3)静止对任何事物来说都是暂时的运动形式,而不是永恒的运动形式。唯物辩证法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认为“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找到自己的量度”(同上书第402页),不认识相对静止,就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就不能区别事物,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具体形态。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本质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本质条件。”(同上书第363页)如果否认相对静止,否认事物质的稳定性,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东西,就会走向相对主义;如果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那就是形而上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现代自然科学进一步证明了物质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相对论表明:物体既有静质量与动质量,又有静能量与动能量。静能量就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具有的能量,是除物体整体的宏观移动能之外的能量。它的存在,表明物体即使在整体上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仍然具有其内在固有能量所表征的内部运动。量子力学也表明:原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其中的原子核与电子,也始终存在着吸引与排斥的矛盾运动。原子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其中的质子与中子,又始终存在着吸引与排斥的矛盾运动。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6 6: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