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会神到 清王士禛用语。“兴”指感兴;“神”指神来之笔。《池北偶谈》十八:“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旨矣。”主张作诗要“伫兴而就”,“故未尝为人强作,亦不耐为和韵诗也”(《渔洋诗话》卷上)。而强作“和韵诗”不可能诗思喷涌。诗人的灵感“须其自来,不以力构”,“有来斯应,每不能己”。只有兴来便作,兴尽便止,“兴会神到”,其诗才可能达到神韵飘逸的境界。视“诗之道”,有二:一为“根柢”,一为“兴会”。兴会为“镜中之像,水中之月,相中之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根柢为“本之风雅,以导其源;䜣之楚辞、汉魏乐府诗,以达其流”(《带经堂诗话·渔洋文》)。兴会发于性情,根柢原于学问。兼此两者,可“自名一家”。反映出王士禛强调感兴,注重创作灵感的美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