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象风神 中国美学史用语。“兴象”指情致、气象、比兴、寄托;“风神”指神韵、风致、意趣。“兴象风神”指诗歌的审美意象达到自然精妙的境地。明胡应麟在《诗薮》中谈及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时,明确提出:“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内编》卷五)在体格声调的基础上,以“兴象风神”作为论诗标准,称赞汉人诗和盛唐绝句,追求一种形神俱融的形象和深婉生动的气韵,反对拘泥事实和写法轻露。提倡兴寄,有感而作,“兴象玲珑,意致深远”,有深远寄托,兴象与气骨,意致兼备,反对体格卑弱和浅浮。对后人影响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