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唯心主义 subjective idealism 唯心主义基本形式之一。与“客观唯心主义”相对。根本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是本原的东西。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明朝的王守仁,他提出“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阳明全书》卷六)。欧洲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观点。认为事物只是颜色、滋味、气味、形象和硬度等等观念的“集合”而已,“天上的星辰、地上的山川景物,宇宙中所包含的一切物体,在人心灵以外都无独立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就在于其为人心灵所感知、所认识”(《人类知识原理》)。产生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颠倒了感觉和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把本来是通过感觉而为人们所感知的客观事物,歪曲为一切事物都离不开感觉而存在;作为感觉和思维的源泉的客观事物,被说成是感觉和思维的派生物。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唯我论,与科学相违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