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柯亨
类别 哲学
释义 柯亨     Hermann Cohen1842—1918

哲学家,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创始人。曾在犹太神学院受教育,后就读于布雷斯劳大学、柏林大学。1865年获哈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73年起任教于马堡大学,1876年升教授。1875年F.A.朗格逝世后,形成了以他为首的马堡学派。1912年退休后迁居柏林,在犹太学院讲授犹太哲学。19世纪70年代初至19世纪末,主要致力于重新解释康德的著作,出版了《康德的经验理论》(1871)等3本书,分别评述康德的三个批判。20世纪初起主要致力于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在《纯粹认识的逻辑》(1902)、《纯粹意志的伦理学》(1904)、《纯粹情感的美学》(1912)中论述了自己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他继承早期新康德主义者关于“回到康德去”的基本思想,但不满意朗格等人对康德理论理性解释的心理主义倾向,认为哲学的出发点是阐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可能性,揭示它们的共同逻辑结构。哲学是一种独特的逻辑方法,即先验方法,其基本特点是把认识、科学、事实、存在都当作意识、思维的不断创造的发展过程,即思维的运动。据此重新解释了康德的自在之物概念,认为它指的是处于数学和自然科学范围之外之物,也是形而上学范围之外之物;它是用来表示人的认识界限的极限概念,并无客观存在的意义。全部认识都是纯粹思维本身的活动。纯粹的感觉、知觉是不存在的,任何感觉、知觉只有借助思维才有确定性。感性直观本身就是思维,和作为对象的自然界无实质区别,只是思维内部的区别。思维过程就是创造其对象的过程。纯粹思维既创造认识的形式又创造认识的内容,它利用数学上的无穷小概念,通过逻辑范畴而创造了全部认识对象,因此认识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纯粹思维本身。提出伦理社会主义的主张,认为作为关于人的学说的伦理学是哲学的中心,社会主义不应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而应以康德的伦理学为基础;社会主义只是道德的理想,其目的主要在于改进个人精神生活,而不在于改造社会。主要著作还有《康德对伦理学的论证》(1877)、《无限小方法的原理》(1883)、《康德对美学的论证》(1889)、《哲学体系中的宗教思想》(1915)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6 2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