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本质 moral essence 道德现象的内在联系及根本性质。不同伦理学说对此有不同看法。宗教神学伦理观把它归于神的意志;理念主义的伦理学把超历史、超现实的“善本身”、“真精神”、“天理”看做道德的绝对本质;而先验主义的伦理学则认为不依靠任何经验成分的先验的善良意志是道德的根本。中外伦理学说中的快乐主义、幸福主义、功利主义等,则从人的需要、功利或经济利益方面去说明道德的本质,他们或者把人的自然本能当作道德的本质,或者虽然从经济利益关系的事实中去考察道德的本质,然而却不能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和道德本质的相应变化,以及结合人的主观方面和能动方面去说明道德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5、455页)。道德的最深层的本质亦即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利益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有一种观点认为,还应该从道德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规定方面来说明道德的本质。如道德有表现为善恶价值的特殊内容,道德有依靠内心信念维系规范之存在的特殊的存在方式,道德有作为实践理性的特殊的理性形式,道德有普遍的指导或导向的特殊的社会功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