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马利坦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马利坦 Jacques Maritain1882—1973 法国哲学家、神学家,新托马斯主义主要代表之一。巴黎大学哲学博士。1906年由新教改信天主教。1914、1916年分别在巴黎天主教学院和凡尔赛小修道院任教,1933—194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世纪研究所、美国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芝加哥等大学讲学;1945—1948年任法国驻梵蒂冈大使。1948年移居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60年参加法国图卢兹修道院的“耶稣小兄弟”会,晚年一直在该处过隐居生活。早年信奉柏格森哲学,后反对柏格森直觉主义,专门从事托马斯·阿奎那思想研究,成为新托马斯主义理论奠基人之一。把存在分为非本体论的存在和本体论的存在。认为非本体论的存在即无生命的物质存在,是一种偶然的、短暂的、低级的领域中不能独立的存在。这种存在,在天主(上帝)没有赋予它们以灵魂以前,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存在。本体论的存在,即一般形而上学的存在,是超验的“普遍存在”和超自然超时间的“绝对实体”,是一种“自在地存在着的存在,一种完满意义上的存在”,亦即天主。天主创造万物,是万物的最高根据。在认识论上,认为人具有天主所赋予的能动的理智——理智之光,通过这种特殊的能力,人可以从感觉的材料中抽取观念。人类的理性只能认识现象界的真理,只有通过神秘的理智之光才能认识天主。认为在人类社会中,“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已经幻灭,必须用“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来代替,使世俗秩序神圣化。把道德分为“神学的美德”和“道德的美德”。认为道德的美德指明理、正义、节制、勇敢等,它只教人们注意人类的习惯或与人的利益相关联的生活规则。神学美德(包括信仰天主、爱天主、寄希望于天主)高于道德美德,只有神学的美德才是认识人类道德生活的指导。美学上的核心观点是:诗不是理智活动的产物,而是对天主的一种“创造性直觉”。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神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伦理学、逻辑等,系统论述了新托马斯主义。著作多达400多种。主要著作有《艺术与经院哲学》(1920)、《哲学概论》(1923)、《真正的人道主义》(1938)、《经院哲学与政治》(1940)、《柏格森哲学与托马斯主义》(1955)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