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马塞尔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马塞尔 Gabriel Marcel1889—1973 法国哲学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生于巴黎。曾在巴黎大学学习哲学。1910年任中学哲学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红十字会工作。1929年改信天主教。其研究与创作主要在哲学、戏剧和音乐三个领域。他最早把存在主义介绍到法国。曾把哲学理解成试图超越日常经验世界的一种高度抽象的思想,后认为,哲学应被看作是对来自上帝的某种神秘召唤的个人响应,它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经验。他区分了问题和神秘,认为问题可以通过理性认识对感性资料的整理分析给以解决,神秘则与理性相对立。主张人的本体存在是神秘的情感经验的存在,这种存在的真理与个人生死有关,达到这种真理,不取决于知识,而取决于个人的参与。因此,哲学应以个人的介入为基础。提出现象学的直觉方法,借以描述存在经验和宗教经验。探索依靠心灵感应、洞察、预言而可能有的交流。在日记中就流放、监禁、忠诚和期待等主题探讨了个人感受,并作了描述。在大量作品中细致地刻画了诸如信任、 真诚、 允诺、 见证、 希望、 绝望等宗教经验,把人们同上帝的关系说成是一种“你——我”关系,认为这种关系突出主观性的沟通,即上帝不是处在客观地位的“他”,而是“我”正与之对话交流的“你”,以为如此就能克服主体和客体、存在和思想、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达到面对上帝的神秘领域。试图以自己的有神论存在主义克服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反对以我为中心的个人间的相互争斗,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的精神交流。还把戏剧、音乐作为领悟个人内心的一种手段。其剧本揭示了人的存在的阴暗面和消极面。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日记》(1927)、《存在和占有》(1935)、《存在的奥秘》(1951)、《在场和不朽》(1959)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