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运动
类别 哲学
释义 运动     motion

由事物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物质存在和变化的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在中国古代,战国老子最早论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提出“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但认为万物“归根曰静”(《老子·十六章》)。明清之际王夫之把运动与物质相联系,认为“阴阳各为其体,而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尚书引义·大禹谟一》),肯定运动与静止是“动静互涵”(《思问录·外篇》),猜测到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思问录·内篇》)。在欧洲,伊奥尼亚学派最早把运动作为哲学概念。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在运动:永恒的事物永恒地运动着,暂时的事物暂时地运动着”(《艾修斯》第一卷)。亚里士多德对运动作了多方面的研讨,并提出运动有“产生”、“毁灭”、“增加”、“减少”、“变更”和“地点改变”六种形态。还提出运动有一个主体,“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运动是没有的”(《形而上学》第11卷)。近代英国F.培根提出运动是物质最主要的特征。以后,英国霍布斯把物体位移的机械运动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运动形式。法国笛卡儿提出运动量不生不灭的思想。德国黑格尔指出“运动就是实有的矛盾本身”,并认为运动中的量变和质变过程以及矛盾是构成事物内在活动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丰富思想遗产的基础上,科学地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6页)世界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运动、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运动的源泉在于物质内在矛盾。物质“自己运动”的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又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有规律的运动”(《列宁全集》第18卷第173页)。天体的运行、生物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基本粒子的变化,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被转移。从低级简单的运动形式到高级复杂的形式,可以分为五种基本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包括思维运动)。各种运动形式既因有各自特点和规律而显现着区别性和多样性,又因相互联系而显现着内在的统一性。物质运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事物的绝对运动绝对变动与相对静止相对不变的统一,使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显现着:存在与不存在的统一,间断性与不间断性的统一。相对论进一步揭示出质量、惯性是随着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同而变化的,物体的质量与能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广义相对论还揭示出物质的分布和运动状态决定着时空结构的规律和引力场状况,而时空结构和引力场的状况又决定着物质的运动,进一步证明和深化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内在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量子力学则揭示出连续性的波有分立间断的粒子性,而分立间断的粒子有连续的波动性。从微观领域深化了物质运动连续性与间断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0 7: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