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本性 body nature 指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本质特性,一般指人的肌体、生理机制,以及食、色等来自肉体的欲念和本能。与“精神本性”相对。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普鲁塔克强调肉体本性、“肉体快乐”。宗教神学贬低甚至否认人的肉体本性的作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和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强调肉体本性的作用。唯心主义者,特别是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在把人和世界精神化的同时,往往也贬低人的肉体本性的作用。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以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但他却试图从人的肉体本性中得出人的本质。马克思青年时代曾对研究精神本性和肉体本性的问题发生兴趣(见《给父亲的信》),随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1848年在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扬弃了肉体本性和精神本性的提法,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理论来作出科学的说明。 |